石墨烯納米帶中存在由量子效應引入的帶隙,使之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能,可以克服石墨烯本身半金屬特質帶來的不便,更適用于集成電路的制造。

CVD方法原位生長的的石墨烯納米帶

CVD方法原位生長的的石墨烯納米帶

硅基晶體管的集成正在接近工藝物理的極限,而具有超高載流子遷移率的石墨烯有望成為下一代主流芯片材料。石墨烯納米帶中存在由量子效應引入的帶隙,使之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能,可以克服石墨烯本身半金屬特質帶來的不便,更適用于集成電路的制造。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研究員于貴課題組在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制備策略、性能及其應用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前期工作中,科研人員對具有扭轉角的雙層石墨烯的制備策略及其獨特性能進行了系統總結 (Adv. Mater. 2021, 33, 2004974.);進一步綜述了扭角多層石墨烯及其異質結的制備方法,并回顧了多種類型的異質結自上而下的制備策略(Adv. Sci. 2021, DOI:10.1002/advs.202103170. ACS Nano 2021, 15, 11040.);此外,科研人員總結了不同類型的襯底用以制備高質量石墨烯及其在電子學方面的應用(Chem. Mater. 2021, 33, 8960.)。由于本征石墨烯的零帶隙限制了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因此科研人員分析總結了石墨烯納米帶自下而上的生長策略,通過調控石墨烯納米帶的寬度、邊緣結構等可以實現帶隙調節(Adv. Mater. 2020, 32, 1905957.)。  

快速、大面積、低成本制備高質量石墨烯納米帶的方法仍有待發展。最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教授徐志平團隊合作通過調控化學氣相沉積過程中的生長參數,直接在液態金屬表面原位生長出大面積、高質量的石墨烯納米帶陣列(如圖)。研究表明,將氫氣的流速控制在相對微量的狀態,同時以液態金屬作為催化基底,可以引入一種新型的梳狀刻蝕行為,從而調控石墨烯的生長。實驗發現,利用梳狀刻蝕控制石墨烯的生長可以將傳統的薄膜生長轉化為準一維的線性生長,從而直接制備高質量、大面積的石墨烯納米帶陣列。通過優化生長條件,可以將石墨烯納米帶的寬度縮小至8納米,并且長度大于3微米。該工作為大面積、快速制備石墨烯納米帶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電池材料
石墨烯